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近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天津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二至三成,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气象灾害影响偏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全市各区各部门超前谋划,围绕“防、减、救”全链条做好应对准备。
近年来,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局地强降雨呈现极端性强、致灾风险高等特点,天津市境内地势低洼,极易受降雨影响出现积水和内涝;而且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最下游,是众多河流入海的汇合地,上游来水从北、西、南三面向天津市汇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张军武介绍:“如果把海河流域比作一个漏斗,那么,天津就在斗柄的位置,一旦上游发生洪水,容易引发天津市洪涝灾害。”
记者了解到,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是天津市的汛期,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0%,其中,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主汛期,这段时间会有多次集中的降雨过程。对此,天津市立足“防大、防猛、防极端”,通过隐患销号、协同联动、物资前置、数据融合等举措,确保防汛安全。按照气象灾害发展演变及其防范应对进程,市气象局副局长孙治贵表示,市气象局将逐步从“趋势提示”到“灾害提醒”,再到“预警发布”,不断缩小对风险区域的“包围圈”,并通过微信、短信、闪信外呼等多种方式,提醒全市相关应急责任人。
“我们充实市、区、街镇三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责任人858名,落实重要点位责任人950名、村长3554名、乡村‘锣长’7516名,织密属地、工程、点位责任网,通过组织应急演练、开展专题培训等,增强各级防汛责任人实战能力。”张军武说,天津市累计派出1.8万余人次,排查重点部位3.2万余处,发现问题310项,汛前已全部整改或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确保隐患动态清零,不留“后遗症”;同时与北京、河北两省市深化雨水情共享、抢险救援协同、信息平台互通机制,提前与天津警备区对接部队及基干民兵8930人,落实驻津央企、消防、水务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147支,共计3180人,指导各区组建区、街镇、村居抢险力量10万余人,全面增强防汛抢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上新”防汛物资,购置指挥车16辆,无人机74架,北斗终端、卫星电线台(套),提前布防市、区、街镇三级指挥机构和重点危险村,进行常态化通信装备联通测试;初步建成“应急管理一张图”防汛专题指挥系统,梳理全市1052处防汛重点点位,接入、建设1401个视频监控,布设391处会议终端,集成1435处雨水情监测站点,搭建会商调度、点位巡视、力量调派、叫应反馈、物资统筹、通信保障等智能化、立体化应急指挥平台。
“汛期遇强降雨,市、区两级排水部门将全力做好排水工作,实现‘大雨雨后2小时、暴雨雨后5小时主干道路积水排除’的目标。”市水务局副局长王立义提醒广大市民,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雨中行车注意防汛警示标识,绕行积水路段,不可强行通过严重积水路段及地道涵洞,严防发生危险。
张军武表示,汛期,全市各区各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市防办会同气象、水务、规划资源等部门每周进行常态化会商,遇天气变化加密会商,精准发布预警响应和风险提示,为各区各部门防范应对提供决策支撑,也为抢险救援、群众避险预留行动时间,保障全市人民平安度汛。(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供稿)
今年汛期,天津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二至三成,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气象灾害影响偏重。
Copyright © 2002-2024 DG视讯监控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TEL: 0734-8853689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高新区曙光路21号 邮箱:chuiniub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