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新标准HJ212—2025,升级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强化数据传输与智能监控,2026年起实施。
为规范环境空气和废气中臭气的测定方法,指导自动监测设备与监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自动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HJ 212—2025代替HJ 212—2017)》,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实现了污染物监测、用电监控、工况识别、视频监控、数据安全的深度融合。2025版首次将用电数据、关键生产工况、门禁状态、VOCs谱图、噪声录音、视频流等纳入强制传输范围,构建了覆盖“排污-治污-监管-取证”全链条的数据闭环。
规定了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现场机与上位机的协议层次、现场机与上位机的通信协议、自动监测现场仪器仪表与数采仪的通信方式、数据采集处理与上传的技术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HJ 75—2017(H.2 条款),HJ 76—2017(B.3 条款)等标准中的数据状态标记内容在相应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实施中停止执行,上述标准条款涉及数据状态标记代码定义按照本标准规定执行。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可按照上述标准及本标准规定执行。
本标准是对《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212—2017)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2005 年,原起草单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西安交大长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7 年第一次修订,起草单位为西安交大长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附录 B 完善了现场端设备分类和编码表、现场端信息编码表;增加了设施用电监测分类和编码表、设施用电监测参数编码表、关键生产工况行业分类和编码表、关键生产工况参数编码表;
——附录 D 删除了水污染物的实时、分钟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水污染物浓度的分钟、小时值(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方法,水污染物浓度的分钟、小时、日均值(算术平均法)的计算方法,烟气数据处理计算方法;修改了水污染物小时、日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水污染物浓度日均值(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西安长天长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全文点击: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HJ 212—2025代替 HJ 212—2017)
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965.48万元采购氰化物测定仪,在线pH计,浊度计,PH计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六里桥街道办事处(本级)415.00万元采购VOC检测仪
新品发布 先临三维发布EinScan Rigil多功能无线D扫描仪,轻量化设计+强劲配置
怀柔科学城28家企业入围“创客中国”高端科学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专题赛复赛
环境空气和各类恶臭污染源排放的臭气的动态稀释嗅辨法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发布
共100家!八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4 DG视讯监控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TEL: 0734-8853689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高新区曙光路21号 邮箱:chuiniubi@126.com